毕业证书样本图片素材

你的姓氏祖籍是哪里,同为兴唐名将,郭子仪和李光弼的人生结局为何不同

李凯丽2024-04-19 23:10:486

你的姓氏祖籍是哪里

一个人的祖籍,通常是指始迁祖在迁徙之前的籍贯,如始迁祖从江西饶州府迁湖广麻城,那么祖籍就是江西,其他同理。所以这里祖籍就是依据族谱上的始迁祖或者一世祖或者开基祖来确定。

姓氏祖籍,范围就很广了,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姓、氏分离,按照朱子的理解,天子因为出生地而得姓,姓又来自于五帝,《春秋》记载了二十二个姓氏(《左传》等有不同说法,兹不赘),如出自颛顼的妫、虞、夏、拟姓;出自于高辛的子、殷姓,出自于黄帝的姬、周、承姓,出自少皞的嬴姓,出自炎帝的姜姓等。诸侯因字而有氏,姓之下遂又分出多个氏族。所以一般追述到姓氏起源,都追溯到具体人而非地点,像姬姓,出自黄帝。

战国以后,姓氏逐渐统一,一般以为从司马迁《史记》之后,姓氏已经混用,和现在的姓氏已经没有什么区别。魏晋时期,出现了姓氏郡望,将姓氏与具体地点结合,算是姓氏的祖籍,如天水赵氏,其中天水为天水郡,天水郡除了赵姓外,还是秦姓、王姓、严姓、姜姓、尹姓、臧姓、纪姓、庄姓、阎姓、皮姓、艾姓、上官姓十二个姓氏的郡望。类似的还有彭城钱氏、乐安孙氏、陇西李氏、汝南周氏、延陵吴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始平冯氏、颍川陈氏、河南褚氏、河东卫氏、乐安蒋氏、吴兴沈氏、南阳韩氏、弘农杨氏(百家姓前二十,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等等。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姓陈。听老人说祖籍在山东小云南。我还真的留心查了一下。实话实说到现在我也太没弄明白这山东小云南到底确指的是什么地方,但我每次到山东路过和旅游我都觉得山东那山那水那人那故事都特亲近。去山东,真的有在回家的路上的感觉。离开山东也有故土难离的感受。但我也喜爱东北,都是我的故乡。都有我陈姓家人在那发展壮大。真的是高兴,祝愿陈姓家族人丁兴旺发达富贵长久。谢谢

我姓罗,据史书记载罗姓出自妘姓,颛顼帝之孙祝融氏之后裔。周朝时候,有子孙封宜城(今湖北省宜城县)称罗国,后罗国被楚国所灭,后人以国名“罗”为姓。

本人现原籍广东兴宁市,椐家族谱记载,广东兴宁罗氏开基老祖珠46世洪德公,字必元,号任郎,尚崇公次子,生于宋宁宗“嘉定”八年(1215年)。“景定“壬戍(1262年)科擢进士第,仕咸宁县令,升抚州大守,官至朝散大夫。为官清正廉明,百姓讴歌云:“细阅后裔派系长,簪缨绵亘世流芳;孝子忠臣昭册史,才人学士著朝堂。章台树历风霜古,桂籍荣增日月光;试问根源何处是,豫章沟起姓无双”。洪德公共娶九妻,生十八子及一女。卒于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己西岁,寿高95岁,葬于汀州宁化县城东重冈巅。洪德公十八子,广布粤东,粤北,粤西及赣,湘,桂,浙,闽,川,台诸省和东南亚,奕叶蕃昌,兴宁市的罗姓亦是由洪德公之子所传,因此本人罗姓的祖籍是福建省宁化县。

吾傅氏先祖发源于山西平陆,辅佐武丁中兴59载,是为千古一相傅说。后辈落业于麻城孝感,明洪武二年,迁至简洲西乡五马桥,距今600余年。1955年汉字简化,傅改为付。

诚邀,如题。姓氏是一个人的归属,也可以说是一个人家族的代名词,正是由于有了姓氏,人类才有对自己家国的认同感。姓氏如此重要,那么您知道你的姓氏祖籍是哪里吗?

中国百人百姓,有书可查的姓氏就不止百个,小编不能一一举例,所以就以小编自身的姓氏为由简单介绍一下。

刘姓祖籍在---今河北唐县。这里是远古洪荒时代高扬巨斧、以刘为图腾、英勇征 服自然的古老刘姓后代生活、休息的地方。刘姓有“王者气候”,刘汉王朝构成中华文明 的第一个高潮,自此中华民族之主体被称为汉人、汉族,中国的语言文字被称为汉语、汉 字。天主对刘姓实在太垂清了,他把奠基中华文明根底的重担交给了刘姓后代。 高扬巨斧——刘姓的最原始根蒂 树有根,水有源。当然时隔千年,这些事情也记载不甚详细,究竟是真是假,有多少水分,小编就不得而知了。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同为兴唐名将,郭子仪和李光弼的人生结局为何不同

郭子仪和李光弼同为兴唐名将,功勋不相上下,而人生结局却相差很大。郭子仪在85岁那年安详离世,真正称得上是一个奇迹;而李光弼却在57岁那年抑郁而终,心中始终有遗憾。如此的反差,怎能不让人唏嘘不已。

若论在安史之乱中的战功,郭子仪是逊于李光弼的,李光弼在史书上被认为“战功推为中兴之一”。而且就前半生的人生经历来说,李光弼是比较顺遂的,即便打了败仗,也并没有受到影响(既没有解除兵权,也没有降职),但郭子仪则坎坷的多,他数次被解除兵权、降职,好在郭子仪始终忠于朝廷,心胸豁达,具有远见卓识,被认为“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

郭子仪比李光弼大十一岁,李光弼能在安史之乱中崭露头角,还是源于郭子仪的推荐。在冯梦龙的《智囊全集》中记载了一个小故事,大意是安思顺在任朔方节度使的时候,郭子仪和李光弼都在安思顺的军中担任牙门都将,但是两个人互相看不顺眼,即便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也是互相瞪眼,恨不得对方立刻消失不见。后来郭子仪接替安思顺做了朔方节度使,李光弼怕郭子仪打击报复,想离开却又不敢,一直在犹豫。不久,唐玄宗让郭子仪率军出征,李光弼见不能再犹豫了,就面见郭子仪,说:“我情愿一死,只求你能赦免我的妻儿老小。”而郭子仪快步走到李光弼面前,扶着李光弼的肩膀说:“现在国家正在遭受战乱,皇上也迁往别处避难,没有你的帮助,我又怎么能打胜仗呢?现在不是心怀私怨的时候啊。”

这个故事的真假姑且不乱,但两个人的对对话中不难看出两个人的性格。李光弼正直、刚强,但过于看重自己的权势;而郭子仪在国家面前,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不在乎身外之物。

李光弼在平定安史之乱后,因功获得食实封2000户,赐铁券,“名藏太庙”,绘像于凌烟阁。这是无上的荣耀,当然伴随着荣耀而来的还有宦官们的羡慕嫉妒恨,鱼朝恩和程元振都害怕李光弼战功太卓著而威胁到自己,于是开始排挤李光弼。李光弼曾亲眼见到郭子仪是怎么被鱼朝恩害得失去了兵权,也见识到了程元振是怎么把来瑱害死的。于是李光弼格外忌惮宦官们。

当时大唐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时候,把大部分的兵力都调离了原来的重镇,河西、陇右军也被召回平叛,以至于和陇之地空虚,吐蕃趁虚而入。而宦官程元振隐瞒军情不报,最终代宗不得不跑去了陕州,然后下令让李光弼到陕州护驾平叛,但是李光弼惧怕宦官们给他使绊子,竟一直拖延出兵,代宗又重新启用郭子仪,赶走了吐蕃。代宗回到长安后,任命李光弼为东都留守,而李光弼再一次寻找借口拒绝赴任,反而带兵回了徐州。即便代宗召李光弼入朝,李光弼也拒绝了。

李光弼的做法不过是在保护自己,坚守在自己的地盘上以免被宦官陷害,但这种行为落在别人眼中就是拥兵自重。昔日信服、拥护他的那些老部下渐渐也不再敬畏他、服从他,这让他更加苦闷,终于在764年病逝。距离安史之乱被平定不过一年半的光景。

反观郭子仪,无论兵权在不在,官职在不在,他都不在乎,至少表现出来的是不在乎。只要皇帝需要他,他永远都在,平定安史之乱有他的功劳,后来他又退吐蕃军,平定仆固怀恩叛乱,退回纥兵等等。代宗怀疑他,他就把肃宗给他的一千多件诏书全部呈给代宗看,以证明自己的忠心;代宗让他做尚书令(唐朝只有李世民做过),他就坚辞不受,低调低调再低调;宦官鱼朝恩把他父亲的坟墓挖了,代宗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他就对代宗表示是他自己做的不够好,是他没有管束好自己的部下,以至于士兵们损害了不少百姓的坟墓,现在轮到他的父亲了,那也是上天在惩罚他,和别人没有关系。

这样的一个功勋卓著又为国着想,心胸豁达之人,又怎么能不被皇帝信任?所以即便他曾数次被解除了兵权,但关键时刻皇帝还是会起用他。而他,成了古代功勋极高的武将的一个特例。在宦官当政的年代居然活到了85岁。

这就是情商高与情商低的区别,郭子仪可以‘’功高盖世主不疑,位极人臣众不嫉‘’荣宠不衰。七子八婿满床笏。而同样战功赫赫,(就战功而言,李光弼高于郭子仪)。却惊惧而死。身后无名,实在是让人唏嘘。

李光弼,生于708年。今天的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中唐期名将,将门出身,是左羽林大将军李楷洛之子。契丹族。唐朝中期名将, 参与平定安史之乱。是和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的两大功臣。公元759年,任天下兵马副元帅、朔方节度使。在安史之乱史平定之后,李光弼“战功推为中兴第一。位居郭子仪之上。进封临淮郡王。获赐铁券,名藏太庙,绘像凌烟阁。但晚年的李光弼为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所谗,公元764年在徐州病逝,年五十七。追赠司空、太保,谥号“武穆”(与岳飞一个谥号

李光弼的起点比郭子仪高,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时候的官位也比郭子仪高,但最终却惊惧而死。原因何在?除了得罪宦官集团之外(唐代是中国封建时代宦官的顶峰)。在就是情商低,还有些眷恋富贵。当年。史思明统兵数十万临河阳城下,指名要见他的老对手——李光弼。二人对于对方的了解甚至过于自己。史思明和李光弼撕逼已经有些时日了,当时的李光弼领兵两万,军粮仅能支持几天,但他毫不畏惧,登城对史思明道:“我三代无藏地,一身必以死国家之患。尔为逆虏,我为王臣,义不两全;我若不死汝手,汝必死于我手。” 每次我看到这里都是热血沸腾,一副金戈兵戟之声不绝于耳。喊杀之声直震心胆的场面直仆而来。但就这样一个有胆气的主帅却让一个没卵的太监给吓死了。

郭子仪听话,心胸开阔。而李光弼为了自保而不听,过于刚烈。鱼朝恩挖了郭子仪家祖坟,这是最大的侮辱了,但郭子仪主动去找鱼朝恩,言道:我知道此事非您所为,乃叛军所为,也是我德行不够的原因,如此一说让鱼朝恩羞愧难当。而李光弼竟却没有这样的胸怀。他拥兵自重盘踞,吐蕃大举入侵,一度攻克长安。唐代宗急令李光弼率军勤王,国难当头之际他拒绝出兵。后来皇帝多次委任他官职,让他进京陛见,应该说代宗没有杀他的意思,是为了成全君臣知道。但李光弼一概不理,此时的李光弼与藩镇也差不多了。他的作为也让麾下不解和轻视。这其实就是李光弼惜命和眷恋富贵的表现,他在意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就怕丧失。已经没有当年与史思明相持的勇气了。

再就是,程元振、鱼朝恩这些宦官与李光弼不对付,并不断对李光弼进谗言和陷害。尤其是李光弼看到来瑱遭程元振谗言被杀后,李光弼更怕的要死。绝对不敢回京了,其实只要李光弼回京,代总是绝对不会,也不敢杀李光弼的,可以说李光弼是误会代宗了。在这种情况下,一代名将、执军法如山的李光弼不敢临朝。实在是可悲。

由于他拥兵自重。也仅仅是为了自保而已,绝无造反之心。不敢临朝,连手下的将领都看出问题来了,也就不听他的了,逐渐离心离德。不得皇帝信任,宦官又记恨。下属又离心离德,李光弼真是众叛亲离。李光弼完全是心魔难除,被朝廷的猜忌的阴影笼罩着也就在惊惧和窝囊中气死了。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郭子仪和李光弼都是中唐时期的国家柱石,两人为平定“安史之乱”,保卫大唐江山立下赫赫战功,并称唐朝中期的中兴名将。唐肃宗曾发自肺腑地感谢郭子仪:“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李光弼也备受后人推崇,被称为“战功推为中兴第一”。

( 郭子仪)

郭子仪出生于公元697年,是一个典型的官二代,父亲历任各地刺史。他本人也长得仪表堂堂,“长六尺余,体貌秀杰”。

依靠自己的天赋和良好的家庭教育,郭子仪在武则天时期就高中武状元,公元749年就官居三品,成为武卫大将军。

李光弼同样出身名将之后,父亲是左羽林大将军李楷洛。他比郭子仪小11岁,出生于公元708年。但他同样少年成名,不到20岁即被任命为左卫亲府左郎将,封云麾将军。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也许郭子仪和李光弼就会在这样的官场上富贵但略显乏味地度过一生。

但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彻底地改变了两人的人生轨迹,也让郭、李两人在乱世中尽显英雄本色而名垂千古。

在平叛“安史之乱”中,两人尽展平生军事才华,挽大唐帝国于将倾。郭子仪大战河北,收复两京,抗拒吐蕃,单刀赴会,智退30万回纥敌军;李光弼出奇制胜,取得常山大捷,和郭子仪、唐肃宗会师灵武。而后又以少胜多,在太原完胜叛军。此后两人同心协力,经过7年鏖战,成为李唐江山的最后守护者。

(李光弼)

不过,这样的两个人,他们的结局却大相径庭,这是怎么回事呢?

郭子仪在平叛“安史之乱”后,继续执掌兵权,统领天下兵马,直到85岁才溘然长逝。史书对他的评价是“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

而李光弼却在平叛之后的第二年就郁郁而终,只活了57岁。

为什么会这样呢?

最根本的原因,是郭子仪极富政治智慧,而李光弼却是政坛低能儿。

郭子仪对皇上惟命是从,忠心耿耿。

天宝十四年,当“安史之乱”爆发时,唐玄宗下旨郭子仪率朔方军平叛,郭子仪二话没说,起兵讨伐安禄山;至德元载,正当郭子仪在河北取得节节胜利,欲直捣范阳时,唐肃宗在朔方的一纸召唤,郭子仪当即率5万兵马赶赴朔方。

相州之战后,唐肃宗将失败的罪责让郭子仪一人承担,罢免了他一切军权,赋闲京中。唐代宗即位后,听信谗言,再罢郭子仪兵权,让他督建皇陵。面对这些飞来横祸,郭子仪泰然处之,毫无怨言,仍对皇帝忠心不二。

(唐肃宗剧照)

面对皇上的赏赐时,郭子仪深谙为臣之道,只接受财物,力辞官位。

它曾不止一次地上奏辞掉官职,特别是对“太尉”和“尚书令”的封赏,郭子仪坚决不受。而代宗赏给他的美女、珍宝,他却欣然笑纳。他还在生活上极尽奢华,“侈穷人欲”,目的就是要让皇上放心。

郭子仪对同僚谦让有加,尤其不得罪小人。

大宦官鱼朝恩对郭子仪羡慕嫉妒恨,经常在代宗面前诋毁他,甚至在背后找人掘了郭子仪的祖坟。郭子仪也心知肚明,但他却对代宗说:“臣久主兵,不能禁暴,军人残人之墓,固亦多矣。此臣不忠不孝,上获天谴,非人患也。”

鱼朝恩还别有用心地宴请郭子仪,部下都劝他不去,但郭子仪却独自赴宴,不带一个侍卫。郭子仪的宽容,让鱼朝恩佩服得五体投地,流着泪说:“非公长者,能无疑乎。”

实际上,郭子仪和李光弼早年也有矛盾,“不相能,虽同席不交谈”,这个矛盾是由各自的上司引发的。但郭子仪为国家社稷计,在“安史之乱”爆发时,主动向肃宗举荐了李光弼,可见郭子仪的胸襟和大度。

(吐蕃之乱)

反观李光弼,政治眼光短视,情商也显得很低。

公元757年,李光弼奉命前往太原任职时,御史崔众迟迟不肯交出兵权,李光弼当即将他缉捕下狱。适逢钦差前来宣旨,擢升崔众为御史中丞,但李光弼公然抗旨,“今只斩侍御史;若宣制命,即斩中丞;若拜宰相,亦斩宰相”,坚持斩了崔众。

在邙山之战中,仆固怀恩不听李光弼的劝告,将军队列阵于开阔地带,史思明乘机大败仆固怀恩,直接导致邙山战败。李光弼重惩了仆固怀恩,由此导致两人心生怨恨。

太监程元振、鱼朝恩也曾屡次诽谤李光弼,但李光弼却采取了回避的方法。公元763年,吐蕃军攻陷长安,大兵压城之际,代宗数次下旨命李光弼救援,李光弼竟拥兵不救。尤其是来瑱因遭程元振谗言被杀后,李光弼更是不敢入朝,由此遭到代宗猜忌。

正是由于两人迥异的性格和政治眼光,才导致不同的人生结局。

(参考资料:《旧唐书》)

从李光弼和郭子仪的历史相关文章中,可以看出:李光弼为人正直,但心胸狭窄。而郭子仪则心胸宽广,会看局势,能做有拿起放下之情。这两人虽各为军中主将,但由于性格不同,结局就不同。

郭子仪(697-781),唐代杰出的名将、政治家兼军事家。安史之乱爆发以后,郭子仪受命担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德二年(757),郭子仪协同广平王李俶(即后来的唐代宗)先后收复长安、洛阳,以此大功加司徒,封代国公。乾元元年(758)八月,更进位中书令。

郭子仪被尊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爵封汾阳郡王,享年85岁高寿,可谓大富贵亦寿考。传说郭子仪大寿,子女皆往拜贺,七子八婿满床笏,帝恩之盛古今罕有。有关故事还被演绎成戏曲,成为后世常见的吉祥戏码。

(《打金枝》又称《满床笏》《汾阳富贵》《福寿山》《百寿图》等)

李光弼(708—764 ),契丹族出身的名将,天宝十五载(756),在郭子仪的推荐下担任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任天下兵马副元帅、朔方节度使。

与武举出身的郭子仪相比,李光弼因为本身就是左羽林大将军李楷洛第四子的身份,一开始就袭封蓟郡公,起点较高,后来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因为功勋卓著,也进封临淮郡王,及至安史之乱平定,李光弼的功绩也得到朝廷的充分肯定,但其收稍是因为被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谗害,应对又不得宜,招致朝廷的不满,部下不服,因而忧谗畏讥,愧恨长逝,其人生的结局与郭子仪可以说不同。

《新唐书·李光弼传》记载:

(李光弼)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其代子仪朔方也,营垒、士卒、麾帜无所更,而光弼一号令之,气色乃益精明云。

《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

(郭子仪)始与李光弼齐名,……威略不逮。

正如黄永年先生所言:

至于郭子仪,政治上可能有点办法,军事上则并不算是怎么杰出的人才。
……
郭子仪之所以成为“中兴”元勋者,无非因为他是朔方军的首脑而已。

然而,或许正因为此,郭子仪自我定位比较准确,为人宽厚谨慎、谦退低调,和性格刚毅、个性强悍的李光弼不同,换言之,李光弼在处理人际关系、统御部下方面有不如郭子仪之处。

两人的不同结局,当然有各方面的原因,但性格因素无疑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

当然,这只是千年之后的事后分析,就事论事,不希望得出圆润低调则平安,英雄气概早晚要完球的结论,这很酱缸。

本文链接:https://www.xingxiu98.com/xuexiao/183644.html

定州中专毕业证丢失在哪里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