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证书样本图片素材

父爱如山,伟岸,挺拔,能不能说说父亲爱你的一两件事 ,盘山县职业中专毕业证样本

非凡哥2024-04-29 19:42:376

父爱如山,伟岸,挺拔,能不能说说父亲爱你的一两件事

《父亲的肩膀》

父亲,离开我们快有十一个年头了。这些年来,每当在特殊的日子里和特别的场景中,父亲的慈容和憨笑,总是展现在我的脑海,特别是父亲对我成长时,默默给予呵护与搀扶的点滴和片断,总是历历在目就在眼前~~~。

父爱如山,伟岸,挺拔,能不能说说父亲爱你的一两件事
,盘山县职业中专毕业证样本

我78年参加工作,当时是站化粧品柜的一名营业员,由于我对岗位的珍惜和对顾客的优质服务,82年被评为全国商业劳动模范。

我当时,有一项服务,就是为那些因缺货而需要购买的邮寄商品,而曾在长达六年时间里,就是父亲利用晚上休息的时间,为我钉制小木盒和缝制小布袋……。

那时,我每天晚上下班回到家,总能看见慈祥的父亲,一只脚踩在压着木板的凳子上,两只衣袖高高地卷起,一只手拉着家里的那把铁皮小锯子,一画、一锯、一拼、一钉,几个小木盒就做出来了;或者把家里的废布料剪成几大块,坐在灯下一针一线地缝着,一针一线地连着,一个包裹袋接着一个包裹袋地做着~~~,~~~,~~~;

次日,或者隔几日;父亲会提着一个袋子来到小吴门(长沙)邮局,将不等的大小木盒和裹袋分门别类,用自己的钱付好邮寄费,再一件件交到邮寄员的手里。

  朴实、普通、不语和大爱,这就是用双手和肩膀托起我成长的爸爸,我心中永远的伟大的父亲!


我父亲是一个山区农民,体多弱病,尤其是胃病一直很严重,经常吐酸水,记得我十岁那年暑假的一天上午,骄阳如火,我和几个小伙伴在山上砍柴,砍好柴后在挑回家的路旁有一条小河,就放下柴担,跳入河中游戏,直玩到过午才上岸,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挑着柴担缓慢地往家走,当时就在想,如果现在有人来替我挑一下,那该多好啊,结果刚拐过了一小段弯路,一个瘦弱的身影就岀现在面前,二话不说就接过我的柴担,一直替我担到家中,到了家里,听母亲说了才知道父亲到中午才刚刚从地里干活回家,回到家里又吐酸水了,见你砍柴还没有回来,喝了口凉水,就急急忙忙去接你,到现在也还没有吃中饭,父亲笑笑说:现在一起吃更好,可一转身,父亲又捂着肚子吐酸水了,望着父亲瘦弱的身体,我感觉到父亲是那么的伟岸、挺拨!

我在师范读书时,一早跑步,一出校门,看见父亲,冬季父亲带个狗皮帽子,满脸白霜。此时天刚放亮,看我没事,骑自行车走了。后来我听妈说:那天爸半夜做梦我病了,起来骑自行车近六十里地去看我,在校外等我两个多小时,见我没事才回去上班!

父爱如山!

父爱如山,伟岸,挺拔!

从我小时候记事开始,父亲爱拉京胡,闭着眼睛昂着头,拉着京胡嘴里唱着京剧。小生老生花旦老旦黑头等都唱。父亲教我兄妹仨唱,还属我学的快唱得好,而且在众人面前表扬我。以后兄妹不多唱了,只有我是父亲爱好京剧的传承人。教会我几段传统京剧,父亲拉京胡我就唱京剧。阴雨天赶上星期日,家里成了父亲和我的舞台,我一伙小姑娘都来为我们爷俩捧场。

父亲热爱京剧,使我爱上京剧。为京剧使父亲爱我胜过兄妹。

父亲赶集捎来一个红色小收音机,对我说:"闺女!我给你买了收音机,你想学现代京剧,多听收音机里唱学会的多了。"

我非常高兴,收音机里唱京剧,我和父亲认真听学,跟着唱。

可惜我父亲没高寿,日子还不富余得食道癌去世。没等我们兄妹尽多孝顺,我认为亏对父亲,好好做人算对得起父亲吧!

我从小就失去了母亲,是父亲又当爹又当妈把我扶养大。小时候,我的身体很差,父亲总是把好吃好喝的留给我吃,懂事后,我就开始懂得应该怎样孝敬父亲,父亲却对我说:“娃娃,你是我们家三代人唯一的独丁丁,你现在正在长身体,只有加强营养,才能长好身体,我们一天天就老了,只有你的身体好,我才有依靠。”我看见父亲说话时,眼里满含泪花。父亲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灵,于是,我暗暗下定决心为父亲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从此,放学以后,我就开始学习煮饭、炒菜、挑水、洗衣服,割猪草。

记得生产队在大战红五月时,都要出早工抢种抢收。天刚麻烦亮,父亲就起床叫我起来煮饭,他好去参加生产队的收种,谁知我又睡着了,等父亲回家时,看见我还熟睡在床,于是,父亲气得揭开我的被子,挥手要打我时,他的手在我的身上方停住了。因为,他想起他年青时也有过同样的经历。这件事过了很久我才知道,让我心里非常内疚。

我从小就喜欢书,记得我学会的第一个汉字,是入学之前在一本残破的连环画上。当时,我拿着一本残破的连环画,指着上面的一个字问父亲,这是甚么字,父亲跟我说:“这是一个有字。”我就在这本连环画中反复查找这个字,后来我才知道这本残破的连环画叫《三湾改编》。

长大以后,回味父亲对我的管教有软有硬。该软的就软,该硬的就硬。比如他教我要尊老爱幼,为人处世要诚信,做事要有始有终,他老人家对我的教诲,让我终生受益。

父爱如山,能经风雨而不摧。父爱伟岸,能经巨浪而不溃。父爱挺拔,如松柏屹立不倒。愿以此文祝天下父亲节日快乐!

经常开夜车的人有遇到过什么科学解释不了的真实事件吗

几年前晚上半夜左右开车从济南回石家庄,一个人开车,并且是经常开夜路,路况很熟悉,所以在路上开的很猛。过了省界,当时还有收费站,过了清河服务区后,后面始终有个车跟着,估计我车开的快,后面跟着我省力一些。这个开车的很讲究,也不开远光,并且开了一段时间后,主动开到前面去了,我俩反复交叉了几次,在过了南宫服务区后,确定是过了南宫服务区,这个路段太熟了。我又一次把他超过,超过去后就始终看不到他的车灯,我特别纳闷,明明刚超过他的车,怎么就没有车灯呢,我把车速减慢,还是没有看到车赶上来,就这样持续到宁晋服务区,我吓的要死,赶紧进服务区休息了一个小时,才又开车上路。到现在还想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情况,明明刚超的车,竟然不见了。

几年前从攀枝花拉了一车货去长沙,装的好晚,人有点困,因为是绿通,货主也压车。心想过了昆明再睡一觉。货主知道我困,也没有睡觉,一直坐在副驾。发发烟给我,有句没句的说一两句话。进云南地界有一个长下坡,以往都有好多车的,这天也没看到一个车,但因为那晚风很大。风吹的驾驶室都晃悠了,我也慢慢下坡。下到一半。老远就看👀到应急车道护拦上有红色的东西,很显眼。走近一看,一个应该是人的东西站在护拦上,撑着一把纸质的伞(应该是纸的,黄纸色的,市面上没有看到过那种颜色的伞)看不清脸,都被头发挡住了。头发像是往前梳的。我当时还没有反应过来,还骂了句半夜这么大风还跑这等长途汽车。越想越不对劲,这么大风她或者应该说是它怎么站的住的???不对啊?!!!我轻轻问了句,你看到了吗?货主大声叫,快走,别管!我槽,油门到底!一直跑了几十公里才松劲!两个人吓得全程无话。真事!

发生在清明节的怪事!

2009年清明节前后,当初在乡镇工作,每年清明节前后天气干燥,风都特别大,所有人员要住在单位防火,当时祭扫的时候没有现在要求那么严格,村民可以烧黄纸上香,但每个村里的坟地都要派两名人员看管,防止半夜有人烧黄纸明火飞到树林引发山火,并且每一个小时都要有人开车分片巡查。

当时我是一名巡查队员,我当司机与同事一起半夜十二点挨个坟地巡查,走完两个坟地后已经是凌晨两点了,当走到第三个坟地和看管人员打完招呼后,开车往回另外一个坟地巡查时,昏昏欲睡。

在车辆调头的时候,灯光照到远处农田里,有两只兔子瞬间静止,车灯照在兔子眼上,闪闪发亮像四个小灯泡一样。就在这时,四个电动车窗不知什么原因自己打 开,冷风一吹进来,人瞬间清醒。开那个车2年多,从来没遇到这种情况。

我知道没有人相信,但我知道,这绝不是幻觉。

前年夏季途径某山区公路,沿途,路灯稀疏、灯光昏黄。

沿山边拐弯,路上几乎没有车辆,在这种静谧的夜中开车,是我喜欢的自由的感觉。

听着音乐,开着车,远处村庄的灯光杂乱地亮着。

走着走着,感觉似乎看到前方路边有个影子。心里有些纳闷,这么晚会有人在路边吗?担心他横过公路,稍稍放慢了速度。

这一刻,很奇怪,墨黑的夜色中忽然清晰的看到了路边的那个影子,是个穿红色长裙的女人,远远的,挥动着手中的红纱。

有些心慌,踩下了油门,路过她的一瞬间,一张惨白的脸庞,无比清晰,五官却一片模糊。及腰的黑色长发,随着她宽大的长纱裙,在风中,伴着手中的红纱,缓缓的、柔软的飘动着。

我吓坏了,拼命加油的时候,耳边清楚的听到一声年轻女人的轻笑。

一口气跑了两三个小时,直到看到小城里闪烁的灯光。心,还在惊魂未定,拿起手机给先行抵达宾馆的朋友打电话,让她赶紧出来接我。

告诉朋友这件事,她哈哈一笑说我一定是开车时间长,太疲惫了,产生的幻觉。我不信,因为我看的很真实,那张清晰的没有五官的脸庞,是那么的白。

第二天早饭后,我让朋友再陪我走一遍昨夜的山路。沿途有小四轮,有摩托车,有偶尔几辆按着喇叭呼啸而过的小车,路边的荒地上有少许的羊群,在努力的啃着地皮上的野草,一派山野气息。

朋友说,你看多田园的地方呀,被你形容的阴气森森。

我知道没有人相信,但我知道这不是幻觉。自从那次夜晚之后,我再也没有晚上独自在野外开过车。

我有一个好哥们,就是出租车司机,他就跟我讲过一件难以置信的事!

我的好哥们叫亮哥,亮哥是个老司机,平时就依靠着开出租车维持生活,有一次亮哥来我家吃饭,就我和他二个人,我俩也都没少喝,因为亮哥平时忙,是很难得有休息时间的,我俩一边喝着,一边聊着天。

亮哥就跟我讲起了,他开出租车遇见的怪事,在一个深秋的夜晚,亮哥也准备回家,这时候在路过一个十字路过的时候,看见了一个男人在招手,亮哥停下了出租车,问这个客人要去哪里,这客人说要回农村的老家。

亮哥和客人,谈好了价钱,就开着出租车拉着乘客出发了,亮哥总感觉这客人怪怪的,通过后视镜,看见客人面色苍白,双目呆滞,竟然从衣服的口袋里,拿出来一个苹果啃了起来,咬苹果的咔咔声,听着特别刺耳。

亮哥也说不上来,有什么不对劲的,终于把这个奇怪的客人送回了家,亮哥也感觉轻松了,哼着小曲,就开着出租车往家回了,亮哥开着车走在偏僻的路上,忽然看见在路上,漂浮起了好几盏鬼火,发出诡异蓝色的光芒,在黑夜里特别的刺眼。

亮哥壮着胆子往前开,因为亮哥那也读过书,知道这鬼火不会害人,这几盏鬼火,发出蓝幽幽的光芒,亮哥专心的开着车子,车前面的车灯都打着呢,结果在开了一段路后,越来越感觉不对劲,明明不算太远的路程,就是开不到头。

就好象这条路没有尽头一样,亮哥开不出去了,感觉象是在原地转圈一样,亮哥觉得这有点象传说中的鬼打墙,就是着急也走不去,亮哥害怕了,握方向盘的手都抖了,亮哥把车子停了下来。

也不知道亮哥说得是真是假,亮哥打开车门,手里拿着拧开盖子的矿泉水,是泼洒到了前面黑漆漆,望不到头的路上,亮哥扬着水,嘴里还念叨着阿弥陀佛,菩萨保佑平安,让各位把路让开,忽然在亮哥眼前,没有尽头的路,消失了。

亮哥在仔细一看眼前的场景,差点吓坐地上,他的出租车竟然偏离了主路,拐到了一条羊肠小路上,在羊肠小路的旁边,竟然有一座荒坟,墓碑都残缺了,墓碑上还有模糊的字迹,亮哥赶紧把车子倒了出去,亮哥觉得这鬼打墙太离奇了。

车子上还有点水果,亮哥赶紧把水果拿下来,摆到了荒坟的前面,双手合十,说得罪了,请原谅,亮哥就开着出租车回家了,一路上也平安无事,在也没发生啥奇怪的事,亮哥给我讲到这,他又沉思的琢磨一会,他跟我说,他总感觉当天拉到那个怪异的乘客,有种说不出来阴沉沉的感觉。

我也劝亮哥,不用胡思乱想了,你这平平安安的,不也没啥事吗?至于那传说的鬼打墙,也不是什么太稀奇的事,在农村也听老年人提起过,我劝亮哥,要是感觉心里不踏实,那干脆去庙里给菩萨烧柱香,求个心安就是了。

其实亮哥说的这件事,太过离奇,也可信度不高,他估计开车是过度疲劳,才疑神疑鬼的,把车偏离了主路,在疲劳的情况下,又黑灯瞎火的,他就自己都没感觉到,把车子开进羊肠小路里了。

他说拉的乘客不正常,人家那乘客,到了地方,也付了亮哥的车费,钱也是真的,一点问题没有,所以这开夜班的司机,那都是比较疲劳的,这一疲劳,走夜路,眼睛也容易花,农村的小路又多,一不留神开到小路里了,那是正常的,但要是真遇见鬼打墙,那还真是解释不明白。

天津市现代传媒职业学校是中专吗

天津市现代传媒职业学校是一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不属于普通高中阶段教育。中专是指中等职业学校的前身,后来在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中被改称为中等职业学校。所以可以说天津市现代传媒职业学校是一所中专。该学校主要面向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培养具备现代传媒技能的专门人才,提供与传媒相关的实践教学和职业能力培养。

你知道中师生吗,能讲一个他们的故事吗

第一次听到“中师生”这个称呼,看了下解释,是中等师范院校学生的简称,这么说的话,老麦身边还真有几个中师生,咱就来讲一个我所认识的中师生的故事吧。

他是我初中同学,同一级,隔壁班的学霸。一开始对他没什么多大印象,后来有了印象是因为初一那年的期中考试,他是几级部前三名。于是,注意了这个男生,瘦瘦的,脸色黑红,背微微的有点驼。再然后,慢慢的对他也有了一些了解。

每天总是很认真的学习,从来不惹是生非,每天就啃从家里带到学校的煎饼、就着咸菜疙瘩,白开水,慢慢知道他家里还有个弟弟、有个妹妹,还有个老娘因病只能天天瘫在床上,他父亲一个人挑起一家五口人的生计,还得养活家里老人,家里困难的不行。即便是吃煎饼咸菜,仍然吃不饱,因为那个年纪正是长身体的年纪,他的背微驼,就是因为每天吃不饱的缘故。是啊,那时候真穷,不是他自己这样的情况,是多数的孩子,家里都很穷,能供养孩子上学已经很不容易了。

后来,每次考试,他总能在级部的前几名,老师、同学都毫不怀疑的认为,他将来肯定会考上一所好大学,有一个好的前途。谁都没预料的是,中考那年,他报考了一所中专院校,很多人惊讶之余,也都知道原因——因为穷,因为他已经足够大,他想尽快的毕业,尽快的赚钱养家,替他父亲分担一些压力,给弟弟妹妹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几年后,他中专毕业了,可事实没能像他当时想的那么美好的方向发展,他是工作赚钱了,可是妹妹因为要照顾病痛的母亲,照顾家庭的缘故,小学毕业后就辍学了(命运也是一个很好玩的东西,很多年以后,他妹妹成了我的弟妹)。弟弟再学习上远没有他的灵性,学习成绩一塌糊涂,他成了家里学历最高的人。

毕业后,他开始拼命赚钱养家,没有老老实实呆在一所学校或是某个地方蹲班,而是去了一家建筑公司,因为工地上赚钱多点,就这样慢慢的由跟着别人干,到自己当包工头,由包工头发展到自己成立了一家建筑公司,由建筑公司到成立了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事业越做越大,做的也越来越稳健。前两年过年时候一起吃饭,发现他背已经不再微驼,体型也几乎是之前读书时候的两倍了。

去年他开发的项目,卖的很好,几乎是一天就被抢光,今年二期项目即将启动,相信也会有好的销售成绩。

大学扩招之前,初中考中师的,都是学校最优秀的学生。那是初中毕业生,特别是农村的学生,最优秀的大部分都去考了中师,中专,还有很少一些优秀的学生上了高中。大部分读高中的学生都是学习次于考中师,中专的学生。

这些当年最优秀的学生,毕业后要么在农村干着最基层的工作,要么在偏僻的学校当着收入微薄的老师,还有很多人没有国有单位接收,在外打工。很快大学进行扩招,中师中专毕业生在扩招后的三本院校毕业生面前毫无竞争力。而很多大学毕业生,当年都是考不上中师中专的学生。

有极少数中师中专学生,继续努力通过成人高考自考等方式,取得大学学历,直至考上研究生,不过这都是极少数。大部分人都活着艰难的生活。他们都是因为家庭的短视,而付出沉重代价的一代。如果他们读了高中,大部分人都能考上大学,或者考上好大学。可惜生活没有如果!

我知道呀,以前中师很俏的,我们那时中师中专都是包分配的,很多人报中师的,中师录取分数线比中专还高。我也差点成了中师生,中考的时候报的中师,结果差几分,没考上。而如果报中专,分数还超了,那时候中师中专只能二选一,结果落榜了,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跟我同时中考的中师生,全都如愿当了老师。中专生全打工。这些中师生过得都不错,有的现在还在当老师,有的成了学校小领导,有的已经考取其他单位当了干部。反正小日子过得都很舒适,起码工作稳定,衣食无忧。比我们强多了。

我就是中师生。一九八四年初中毕业考入中等师范学校,学制四年。一九八八年七月参加教育工作。今年满三十年教龄了。当初考师范首先是全县预选,选上的再参加正式考试。我记得那年考完出榜,全县录取师范生60名。和我一起读初中学习成绩很一般的同学,上高中后大多数考上了大学,现在都干的很不错。而当初学习成绩前列的我,师范毕业一直在小学任教,尽管近年来国家不断提高教师待遇,但和其他行业的同学相比,差的太远了。但也不后悔,人各有命,三十年的青春付出,对学校有很深的感情。再干十年,退休了。退休了就种地去了。

你好!感谢邀请!作为一名曾经的中师毕业生,英语教科研(后面简称“我”)很高兴有机会来讨论这样的话题。讲好中师生的故事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敬礼,一代中师生!传扬当年一代“撑起乡村教育的一片天空”中师情怀。

楼主其实提出了两个设问。关于第一个设问,答案再清楚不过,因为我就是当年一代中师生的一员。至于第二个设问,我还真想分享一下第一年执教的一些趣事。

一九九一年七、八月期间,我们这一届毕业生的公费定向生,基本上都是按照从哪里来就回哪里去的原则,分配会原来的属地县任教。我自然就被安排到老家所在的平原乡,再由乡教办进行具体的分派。最后,按照通知要求,我在一所村小任教,从此开启了我的教师生涯。

先说一下那所村小吧。学校的名字叫“北坑小学”(上图是学校最近所拍照的),这是因为所在的村就叫“北坑村”。在我的印象中,当时学校还是有比较多的学生,五年级就开设有两个教学班,一个班大约40名学生,其他年级的情况几乎都是这个样子。学校的师资力量没有所谓的雄不雄厚的说法,大概有十多位老师吧。不过,这些老师几乎没有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要不就是民办代课老师,要不就是接班顶替来的老师。所谓接班的老师是指当时国家允许公办教师退休以后可以让其子女顶替其岗位,唯一的区别就是这样的老师没有国家干部身份,只能享受职工待遇。说白一些,在当时,即使是一个文盲,照样可以通过接班顶替的方式实现人民教师的梦想。看到近些年北大清华高材生、硕士、博士应聘中学的消息屡见报端,不知道大家有何感想?

正如有很多人把那个时候的中师生描述成天使一样,飞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扎根三尺讲台、默默奉献青春,让中国的基础教育迸发出磅礴奋进的力量,这种说法对于整整一代400多万的中师生群体而言,我还是非常认同的。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扎根于偏僻的乡村小学,还是更加像一颗渺小的种子,自身散发出一点点希望之光而已。

当年的我刚好19岁,也就是现在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再加上那时候的人比较弱小,走上讲台仍是一个挑战。幸好,读师范三年级的时候,学校就会像安排工作一样安排学生进行实习。那时候的实习,还真是实实在在地跟班实习,吃住都在实习学校。我和另外二十多位来自同一个县的毕业生一起在一所中心小学进行整整三个月的跟班实习。正是因为经过了三个月的正式实习,当我开始教学的时候,自然也就较为顺利。

一切都是开始,一切都是陌生。为此,第一年工作反而成为我长期以来觉得有生之年中一段有滋有味的好时光。下面就简单回忆一下仍留下印象的一些内容:

第一,语文教学

担任五年级的语文老师,对我而言还不算太难,基本上能够较好地把课文内容讲清楚。期末考试的时候,所任教班级的语文平均分在全乡各小学排名中还算比较靠前。或许,这样的成绩给我带来了一定的成就感。

第二,自得其乐

这一年,我能够自得其乐,也能够与学生同乐。有的时候,上语文课休息期间,我会带上我的吉他,弹奏一些自己都觉得不太好听的歌曲。不过,这段时间是我这一辈子中有过吉他弹唱的唯一一年。

第三,家访

工作之余,不时地跟别的老师一起去家访。那时候的家长实在是好淳朴,非要老师吃了点心才能够离去。

第四,集体用餐的余韵

学校的老师不多,离家较远的住宿老师就更少了,大概有5位老师。或许是为了方便大家,也或许是学校的一个传统,住校老师集体用餐。其中,有一位老师就是顶替他父亲接班的。他根本就不会教书,但是学校的师资就这么几个人,他也照样要上课。出人意料的是,就是这样的人做饭可好吃了。每天清晨,他早早地去村上唯一的一家肉档买一些肉来煮粥。那种鲜美的味道仍然还挂在我的唇边。可惜的是,这样的吃法总要钱吧。大概早餐0.8~1.5元左右,还有午餐和晚餐,至于具体多少钱是不记得的,需要多少钱直接在学校财务那里扣除了。假如一天需要3~5元的生活费的话,估量一下就知道一个月大概要多少啦。现在的我倒是算不明白,因为我人生中领取的第一个月工资是91元。

第五,自学

这或许是我第一年的教学生涯中的一个闪光点,开启了我前行而不迷茫的方向。按照当时的政策,公费定向的师范生必须服务地方教育8年(具体不详),不用说什么工作调动到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就连参加考高也是不允许的。当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据说也有一些通过人际关系搞外调或者转行到政府部分工作。

对于一个年轻人,尤其是本身中考成绩拔尖的人而言,置身于一个如此偏僻的乡村小学通常来说就是一种折磨,看不到希望,看不到前途。一首歌名为《敢问路在何方》的歌曲成为当时我内心的呐喊,歌词还在脑海中余韵袅袅: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 说实在话,那时候我压根就不知道这是蒋大为唱的呢。

上大学一直都是我的梦想。因此,有空的时候,我都会利用时间自学,主要是学习高中的课本知识,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希望能够参加高考。可是,这样的机会一辈子都没有等到。

总结一下:作为当时一代中师生的其中一员,我第一年的教书生涯基本上是积极向上,朝气蓬勃,仍然保持着青年人常有的追求和梦想。为此,我敢说我的青春不后悔。

本文链接:https://www.xingxiu98.com/xuexiao/195787.html

盘山县职业中专毕业证样本